“海綿城市”讓城市自由呼吸
來源:http://www.ferrobag.com/news729267.html 發布時間:2021-12-1 3:00:00
“海綿城市”讓城市自由呼吸
一般的城市修建規劃往往更青睞于地上的工程建造,如傳統“以排為主”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。而“海綿城市”則更為“接地氣”的存在——“海綿城市”遵循“生態優先,維護為主”的原則,通過很多人性化規劃,讓修建、路面、綠地都有了“呼吸”的功用。
傳統快速排水形式與海綿城市的差異在于:將“快速排水”的直接排放形式,轉化為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循環形式。而與一般路途相比,“海綿城市”的雨水吸收能力至少提升20%-30%。
何為海綿城市,對大多數人來說,依舊是個含糊概念。
簡單地講,海綿建造為城市帶來了貼心的吸水、蓄水、滲水、清水服務,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彈性”,下雨時蓄存,需求時有序地“釋放”并加以使用。
其實,城市自身便是一塊“海綿體”,但城市大規模的建造開發導致下墊面過度硬化,浸透和外排的雨水比例剛好來了個顛倒。與其說是建造“海綿城市”,不如說“海綿城市”原本便是一座城市的返璞歸真。
雨天不濕腳,夏天不覺熱,路途兩旁“草長鶯飛二月天,拂堤柳樹醉春煙”的畫中有詩,在“海綿城市”的滋補下已然悄然呈現。
城市與自然共生一半人成一半天就表里兼修,方能行穩致遠。
下一條:簡述滲水磚的特點有哪些?